阿政办发〔2017〕79号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准确及时的提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提高防御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365bet官网首页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365bet官网首页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65bet官网首页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1.3.1365bet官网首页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气象灾害或其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应急工作;
1.3.2365bet官网首页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虽与气象条件没有直接关联,但其相关处置、救援行动需要气象保障;
1.3.2突发事件虽未本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但上级需要我市提供相关气象协助保障。
1.4 工作原则
1.4.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原则;
1.4.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
1.4.3坚持防灾与抗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1.4.4坚持部门联动、按责分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相配合、社会参与,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的原则。
2 等级标准
根据气象灾害按照影响区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等级,相关标准之一达到即为达到该等级的级别。
2.1 特别重大气象灾害(Ⅰ级)
2.1.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本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1.2全市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1.3在其他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市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2 重大气象灾害(Ⅱ级)
2.2.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大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等气象灾害;
2.2.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铁路、公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2.3 较大气象灾害(Ⅲ级)
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4 一般气象灾害(Ⅳ级)
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3 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3.1 领导机构
成立365bet官网首页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下称指挥部),负责全市范围内I、II、III、Ⅳ级应急预警和救援指挥。
3.1.1 市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气象局局长担任。
成员单位: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广电局、市国土局、市民政局、市经信委、市卫生局、市教育局、供电公司、各通讯公司、各镇街。
3.1.2 市指挥部职责
(1)决定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2)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3)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4)指导和督促市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工作。
3.1.3 成员单位职责
(1)市气象局:负责制定市气象灾害相关应急预案,参与市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调查、评估、鉴定气象灾害,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2)市公安局: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负责保障相关区域社会治安稳定和交通道路畅通,协助受灾人员安全、快捷转移。
(3)市财政局:及时下拨抢险和救灾经费,并监督使用。
(4)市建设局: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城乡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户外广告、在建房屋等加固或撤除,组织建筑工地相关人员安全撤离或转移。
(5)市交通局: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保障相关区域道路畅通,负责相关道路的抢修工作。
(6)市水务局:负责提供水文监测与预报预警信息,及涝旱灾害等灾情影响分布信息,组织实施防洪工程设施规避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7)市农牧业局:负责提供农牧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帮助、指导农牧民恢复灾后生产。
(8)市林业局:负责提供林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和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发展动态信息,组织林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防御工作,帮助、指导恢复灾后生产。
(9)市环保局:负责提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所需气象信息的时间段、地域等资料,根据气象条件,组织实施人员转移等应急处置措施。
(10)市广电局:按照有关信息发布规定,利用各类传播媒体,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工作和新闻报道。组织协调其他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动员工作和新闻报道。
(11)市国土局:提供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分布、威胁对象、范围、防治措施及监测预防责任人。
(12)市民政局:负责储备灾民生活所需的紧急救援物资;组织查实、核实、报实、申请、分配、管理救灾款物;协调落实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工作;会同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及捐赠款物的接收、下拨、管理工作;拟定并组织实施减灾规划;做好受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影响的居民转移,组织指导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统计报送受伤、死亡人数及人员转移安置信息,负责突发气象事件影响造成死亡人员的遗体处置等工作。
(13)市经信委:负责应急状态下紧缺物资生产组织工作;承担突发事件造成煤、电、油供应紧张状态下的紧急调度和综合协调。
(14)市卫生局:负责提供疾病预防控制资源的地理分布、传染病流行性的发生、发展动态信息;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负责提供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受灾群众和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医疗卫生保障。
(15)市教育局:负责将气象灾害应对逃生自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中;受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负责组织、保障相关区域的学生和教师安全、快捷转移,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提供避难场所。
(16)各通讯公司: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通信的保障工作,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
(17)供电公司:负责维护电网的正常供电、应急供电、紧急断电等工作;保证重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报送和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现场气象服务工作的电力供应保障。
(18)各镇街:成立各镇街应急指挥机构,综合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督导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划分落实应对措施,做好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
(19)其他有关部门:做好气象灾害相关应急保障工作。
3.2 指挥部办公室
3.2.1 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指挥部成员单位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指挥部办公室具体实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和市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3.2.2 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提供气象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影响区域气象条件监测与预警预报业务,必要时进驻现场开展上述业务;
(2)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与发布,并及时向公共媒体传输;
(3)在干旱期或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根据作业条件,组织人工增雨作业;
(4)强对流、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时,根据作业条件,开展防雹、消雾、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5)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6)负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7)市指挥部或市应急指挥机构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8)承担本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3.3 市应急专家小组
市气象局负责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成立市应急专家小组,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对气象灾害成因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在技术方面指导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参与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4 应急预警机制
4.1 预警级别
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按其强度及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Ⅰ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Ⅱ级)、较大气象灾害预警(Ⅲ级)、一般气象灾害预警(Ⅳ级)。
4.1.1 Ⅰ级预警(特别重大气象灾害)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局所属观象台地面监测或气象台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可能直接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2)已经出现特别重大等级气象灾害实况。
4.1.2 Ⅱ级预警(重大气象灾害)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局所属观象台地面监测或气象台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橙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可能直接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2)已经出现重大等级气象灾害实况。
4.1.3 Ⅲ级预警(较大气象灾害)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局所属观象台地面监测或气象台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黄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2)已经出现较大等级气象灾害实况。
4.1.4 Ⅳ级预警(一般气象灾害)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局所属观象台地面监测或气象台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蓝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可能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2)已经出现一般等级气象灾害实况。
4.2 信息监测、预测与报告
4.2.1 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所属观象台地面监测信息;
市气象局所属气象台预报预警信息;
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气象灾情信息。
4.2.2 信息报告
(1)市气象局收到气象灾害信息后,经审核符合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气象灾害标准的,在15分钟内上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上级气象部门。
(2)气象灾害信息报送可以采用业务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传真等方式传递,并通过响应措施确认。
4.3 预警预防行动
相关部门收到气象灾害或预警信息后,按照各自职责,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救援、保障等行动,确保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效实施。
5 应急响应与终止
5.1 应急响应
5.1.1 市气象局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标准:出现Ⅳ级及以上气象灾害预警。
(2)应急响应内容: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向市政府应急办报告,并通报本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公共媒体,执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机构下达的指令。
①市气象局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②市气象局的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并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天气会商,根据上级气象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做好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服务工作。
③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市政府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并及时将本地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地区气象主管部门通报。
④市气象局应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5.1.2 各成员单位应急响应
按照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成员单位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5.1.3 公共媒体应急响应
接到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公众媒体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报纸、显示屏、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5.1.4 社会公众应急响应
各镇街应立即组织、动员社会公众采取相应的自防、自救、互救等防御措施。
5.2 应急终止
当气象灾害等级解除后,市指挥部根据情况,宣布应急响应终止。市气象局及时向上级气象主管部门报告,并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新闻媒体通报。
5.3 预警信息发布
5.3.1 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报送。市气象局按照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向市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报送决策气象服务信息。
5.3.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市气象台根据气象灾害预警分类分级向媒体和公众发布预警信号。
6 后期处置
6.1 调查与评估
6.1.1 一般等级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由市气象局负责;较大等级气象灾害由兴安盟气象局牵头负责;重大等级气象灾害由自治区气象局牵头负责,兴安盟气象局、市气象局协助开展调查工作;特别重大等级灾害由兴安盟气象局、市气象局协助中国气象局或自治区气象局开展灾情调查工作。
6.1.2 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应在灾害结束后10日内报送市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
6.2 总结通报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15日内,市气象局应将本次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总结上报市政府,并通报各成员单位。
6.3 灾害鉴定
市气象局负责对气象灾害进行鉴定,并承担为保险部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气象灾情信息证明。
6.4 灾害保险
6.4.1 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据。
6.4.2 保险部门应当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
6.4.3 鼓励广大社会公民积极参加气象灾害事故保险,有关部门应当为本部门气象灾害专业救援队伍办理人身保险。
7 保障措施
7.1资金保障
市政府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妥善安排,确保应急需要。应急费用包括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应急监测系统等相关技术开发研究与建设费用。
7.2 技术保障
市气象局应当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实施。
7.2.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提高气象灾害应急能力。
7.2.2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2.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7.3 通信与装备保障
7.3.1 以现有气象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有线和无线、地面和卫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通信系统。
7.3.2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的气象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
7.3.3 市气象局应当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现场建立移动式气象监测站或现场气象服务保障系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7.3.4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技术装备的维护养护,配置备份系统,建立健全紧急保障措施。
8 监督管理
8.1 宣传、培训和演练
8.1.1 宣传教育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加大对气象灾害预警知识的宣传,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
8.1.2 培训
要把气象灾害、预警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以及工作管理、救援人员上岗和其他常规性培训工作,纳入总体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培训内容。要重点加强对各镇街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直接从事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管理和救援人员的培训。
8.1.3 演练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演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气象局应当定期组织有关管理和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室外移动式气象信息监测站和流动气象服务台的应急演练,以确保气象灾害发生应急需要时发挥作用。
8.2 奖励与责任追究
8.2.1 奖励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因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8.2.2 责任追究
市气象局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发生气象灾害后,有关部门谎报气象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气象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市政府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9 附则
9.1 名词术语解释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暴雪、寒潮、霜冻、低温、大雾、龙卷风、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灾害。
本预案中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9.2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由市气象局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情况,及时对本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
9.3 其他说明
市总体应急预案或市级专项预案启动时,凡涉及处置与气象灾害相关的突发事件,本预案作为市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行动方案。
9.4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9.5 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